Friday, October 18, 2013
Phantom Quartz Chlorite
Thursday, October 3, 2013
CHLORITE PHANTOM QUATAZ
Thursday, August 29, 2013
Sunday, August 18, 2013
Ocean Jasper - A good stone for career advacement and STRESS
Thursday, August 15, 2013
MORGANITE
Tuesday, July 2, 2013
Explanation of Wake Up Earth Song
作者:憨山大师。憨山大师(1546~1623)名德清,字澄印,号憨山。他与□宏、真 可、智旭并称明末四大高僧,不仅精通大小乘经典,着有许多经典的注释,而且精 通道教、儒教等世间的宗派,为《道德经》、《大学》、《中庸》也撰写过注释。大 师圆寂后肉身不坏,至今仍供奉在广东南华寺。除了撰写注释,他还造过很多论典。 这次我们学习《醒世歌》,也算是和大师结上善缘。 正文:共有十个偈颂。下面看正文。
- 红尘白浪两茫茫,忍辱柔和是妙方,
- 到处随缘延岁月,终身安分度时光。
世间的纷扰争斗漫无边际,犹如茫茫无际的红尘白浪一样,唯有忍辱柔和才是处世 的妙方,我们应该到处随缘延续岁月,终身安分守己度时光。
从唐朝以来,汉地就有了“红尘”这个名词,据说因为当时的首都是长安,那里终 日车水马龙,飞扬的尘土在夕阳下成了红色,所以人们就以“红尘”来比喻世间或 者闹市。
所谓“红尘白浪两茫茫”,这是比喻世间的斗争犹如红尘和白浪般无边无际。人们 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,整天都在勾心斗角、互相奋战。在这种情况下,息灭斗争的 唯一妙方就是忍辱柔和。安忍有许多功德。佛陀在《生经》中说:“若常行柔和, 众人所爱敬。”如果一个人恒常行为柔和,那么他就会得到众人的尊重和喜爱。 《中阿含经》说:“唯忍能止诤,是法可尊贵。”意思是,唯有安忍能制止诤论,这 个法是最为尊贵之法。所以在如今这个斗争特别多的社会,大家应该奉行忍辱柔和、 互相和爱,这样才能活得快乐。
此外,我们不管处于何时何地都不要有过多的强求,应该随着自己的缘分,一辈子 安分守己度时光。在短暂的人生里,很多人总是想强行达到某种目标,有些无权无 财的人很想升官发财,有些容貌不端严的人非要做整容手术,结果反而给自己带来 了不快乐。其实人的生活不应该违背自然法则。水是往下流的,日月是在天空中运 行的,如果我们特意阻挡它们是很困难的。同样,一个人如果贫穷,他肯定有贫穷 的因缘,如果相貌丑陋,肯定也有丑陋的因缘,要强行改变是相当困难的。因此, 生活要随缘,有条件过得好一点,没有条件就随缘而过。世间任何法都是如此,只 要因缘具足时,即使不愿意它也会来。比如你家里发生了不开心的事情,如果这是 无法改变、命中注定的,那它早晚会来的,再怎么抗拒也没有用。所以我们应该随 顺自然规律,以坦然的心态过平静的生活。
- 休将自己心田昧,莫把他人过失扬,
- 谨慎应酬无懊恼,耐烦作事好商量。
不要将自己的心田埋没,昧了自己的良心,也不要把别人的过失在众人面前宣扬。 与人交往时要谨慎应酬,不要做让别人不开心的事,否则以后自己也会懊悔。在做 事情的过程中应该细致耐心,要尽量跟别人沟通商量。
在《醒世歌》里,前后两句的字词都是对应的,从修辞学的角度来讲,这是一篇很 好的作品。大家可以细心品味。
我们千万不能宣扬别人的过失,如果看到别人有过失就宣扬,这是一种最坏的行为。 《弟子规》中说:“扬人恶,即是恶。”意思是,如果宣扬别人的过失,说明自己 也很坏。当我们说别人的过失时,别人肯定不愿意,就像别人说我们的过失时,自 己也不愿意一样,所以“己所不欲,勿施于人”,大家以后不要说他人的过失。不 仅不能说过失,也不能观察他人的过失,如果经常见到他人的过失,说明自己也有 许多过失,要像《六祖坛经》说的那样──“常见自心过愆,不见他人是非好恶”。
在与人交往时应当谨慎应酬,一定要懂得为人处世的基本原则:对上者恭敬尊重, 对中者和睦相处,对下者以慈悲心维护。总之,不要经常吵吵闹闹,跟谁都合不拢。 有些人就是这样,不管到出家人还是在家人的群体中,跟谁都合不拢,与别人的合 作性特别差。这种人很成问题,不要说出世间的修行解脱,甚至在世间的群体中也 很难有所成就。
在做事情的过程中,我们不能自作主张,要跟大家共同商量。麦彭仁波切在《君规 教言论》中再三强调,遇到重大的事情要和大家商量,这样即使事情没有成功,人 们也不会对你有怨言。如果没有商量就自作主张,事情成功就罢了,如果没有成功 的话,别人都会把过失归责于你。
总之,我们在做事情的过程中,一定要和别人好好商量,在和别人接触的过程中, 一定要有善巧方便。
- 从来硬弩弦先断,每见刚刀口易伤,
- 惹祸只因闲口舌,招愆多为狠心肠。
在世间,从来都是硬弩的弦先断,每每见到锋利钢刀的刀口容易损伤。惹祸都是因 为语言不当造成的,过患大多是心狠手辣、心地不善招致的。
遇到石头等坚硬物时,为什么钢刀的口最容易损伤呢?就是因为刀口太锋利了。为 什么硬弩的弦最容易断呢?就是因为绷得太紧了。这说明一个道理:在世间如果人 的行为太粗暴、性情太刚强,就会处处遇到不顺。所以我们应该经常保持柔和的态 度,心平气和地处理问题,这样任何事情都容易成办。
我们还要时刻观照自己的语言,否则也会导致种种祸患。老子说:“多言数穷,不 如守中。”意为,如果人的语言过多,反而会带来不便。孔子也说,花语巧言足以 扰乱人的德行。所以大家要注意自己的语言。
《辩意长者子经》云:“心调能柔和,谦让而敬顺,学问诵习经,乃为人中尊。” 意思是,如果一个人的心调柔,对别人谦让恭敬随顺,同时又能学习持诵经论,这 就是人当中最尊贵、最了不起的。所以,如果我们能有一颗调柔的心,对与人交往 或者做事情都会有很大利益。
在我接触的道友中,有些人的心很调柔,不管什么环境都能适应,在哪里都能随顺 大家;而有些人则心不调柔:今天在这个部门,明天在那个部门,后天又到另一个 部门;或者今天在这个班,明天在那个班,后天又换一个班……不管在哪里都呆不 住。其实回顾自己的人生也会发现,很多不顺都是由于性情刚强难化导致的。要解 决这些问题,就必须通过大乘的甚深教法调伏自己的心。大乘佛法的加持力是不可 思议的,即使心特别粗暴野蛮的人,通过一段时间闻思修行后,心也会变得调顺堪 能,这种例子有很多。
- 是非不必争人我,彼此何须论短长?
- 世事由来多缺陷,幻躯焉得免无常?
没必要整天争论我是你非,彼此又何必辩论我长你短呢?世事从来都是缺陷比较多, 自己的幻躯又焉能免于无常呢?
我们这个世界是娑婆世界,不是极乐世界,所以肯定会有许多缺陷。如果是极乐世 界的话,那一切都是清净快乐的。《白莲花经》等经中说,“娑婆世界”意为“堪 忍世界”,所以在这里度化众生的菩萨要有顽强的毅力,否则度不了刚强难化的众 生;生活在这里的人也要有堪忍力,否则很难呆下去。既然这个世界缺陷这么多, 加之自己的幻化之躯也免不了无常,如果天天讲人我是非、不断进行斗争,这有什 么意义呢?人生这么短暂,哪有工夫搞这些啊?
以前罗状元有一首《醒世诗》,里面也有类似的教言:“世事纷纷如电闪,轮回滚 滚似云飞,今日不知明日事,哪有工夫理是非?”大意为:世事像闪电一样瞬息万 变,轮回犹如滚滚的乌云一样,今日根本不知道明日会发生什么事,我们哪里有讲 是非的时间?
如果一个人重视自己的修行,或者利益他众的心比较强,那他根本不会谈论别人的 是非。我们这里有些道友就是如此,除了自己的基本生活以外,白天晚上都在想着 利益众生的事,从来没时间说是非。我前两天也说过,如果是为了众生,事情越多 越好;如果是为了自己,事情越少越好。为什么这么讲呢?因为自己的琐事太多会 障碍修行,而利益众生的事情太多则不同,即使障碍自己的修行也是值得的。我们 是大乘佛教徒,所以首先要有利益众生的发心,然后要实地行持。如果舍弃了利益 众生,我觉得有点可惜。我不是因为找不到发心人员,才故意这样说的。我自己经 常有这种情况,如果某一天因为做事情而耽误了修行,我就会返观自身:我是因为 利益众生还是因为散乱、烦恼而耽误了修行?如果是因为利益众生而耽误了修行, 那我就不会有后悔心──毕竟是为众生而忙碌,虽然自己的念经、磕头、观修没有 完成,但众生的事情和自己的事情比较起来,我应该选择为众生做事情!这是我个 人的少许体会。当然,每个人各有价值观,有人认为我这样做很好,也有人认为我 这样不合理,应该先度自己再度他人。但话说回来,不管是先度自己还是先度他人, 我们哪有谈论是非长短的时间呢?世间本来不可能十全十美,再说自己的身体也无 有恒常性,既然如此,我们就没必要谈论人我是非,要么自己认认真真修行,要么 勤勤恳恳利他。
- 吃些亏处原无碍,退让三分也不妨,
- 春日才看杨柳绿,秋风又见菊花黄。
在生活中吃一些亏没什么大不了的,在与人交往时适当让步也不妨。兴衰很快就会 交替,才看到春日的绿柳,很快又见到秋风中的黄菊。
俗话说:“舍得,舍得,有舍才有得;舍不得,舍不得,不舍就不得。”所以我们 不要怕吃亏。《修心八颂》中有一个甚深的教言:“亏损失败自取受,利益胜利奉 献他。”大家应该做到这样。最近我找到了金厄瓦格西的《修心八颂讲义》,方便 的话我想把它翻译成汉文,那里面说做任何善事以后如果以《修心八颂》作回向, 相续中会自然而然生起自他交换的菩提心。自他交换的菩提心非常重要,阿底峡尊 者依止了许多上师,虽然他对所有的上师都很恭敬,可是提起其他上师时,尊者只是 合掌于胸前,而一提到金洲上师,尊者就双手合掌在头顶并且流泪不止。为什么他 如此恭敬金洲上师呢?就是因为金洲上师给他传授了自他交换的菩提心。
这里有一个比喻,春天的绿柳虽然很好看,可是时过境迁,不久就会被秋天的黄菊 代替。这个比喻可能有两层意思:
一方面是对当时社会的影射。从紫柏禅师和憨山大师的传记看,当时的皇帝对高僧 大德有一些特殊的措施,所以作者借物喻人说:今天你是高高在上的皇上,但过一 段时间就不一定了,万法都是无常的,就像春天的绿柳到了秋天就会被黄菊代替一 样。
另一方面可以解释为:在世间今天我吃亏,也许明天就会得到回报;今天我向别人 让步或者将胜利奉献给他,也许明天或者下一世他就会对我好。万法不可能永远保 持不变,这就是因果回圈之理。古人说:“让一时,风平浪静;退一步,海阔天空。” 所以,当你遇到不顺时,如果能让一时,很快就会风平浪静,如果能退一步,前方 马上就是一片海阔天空,这样自己的事情就会逐渐顺利了。
汉地很多大德都造有道歌,如永嘉禅师的《证道歌》、憨山大师的《醒世歌》,这 些道歌的词句虽然好懂,但只有结合大乘佛法来讲解,才能发掘其中的甚深意义。
- 荣华终是三更梦,富贵还同九月霜,
- 老病死生谁替得?酸甜苦辣自承当。
世间的荣华只是半夜三更的美梦,醒后一点都没有,富贵如同秋天的霜一样,很快 就会消失。在轮回之中,有谁能替自己感受老病死生之苦呢?个中酸甜苦辣唯有自 己承担。
虽然人们特别希求荣华富贵、名声地位、相貌端严,但这些世间的圆满很容易消失, 不会伴随自己很久,唯有老病死生才会恒时相随。在流转轮回的漫长过程中,不管 是在恶趣感受痛苦还是在善趣感受快乐,一切酸甜苦辣都是自己感受,别人不可能 代替。因此,我们没必要为了暂时的荣华富贵造恶业,否则自己终将承受果报。
世上哪有永不衰败的圆满呢?麦彭仁波切在《二规教言论》中说:“一切高贵终堕落, 一切荣华终衰竭,一切美妙终丑陋,有为诸法岂未见?”在这个世界上,从来没有 永远的高高在上、永远的荣华富贵、永远的美丽端庄,在我们的记忆中,许多以前 特别令人羡慕的富贵人现在已沦为乞丐,许多非常了不起的人物也变成了凄惨可怜 者。《六度集经》云:“盛者必衰,实者必虚。”因此,高际必堕、聚际必散就是 世间的真理,可惜世间人极其愚昧,往往不懂这个道理。
- 人从巧计夸伶俐,天自从容定主张,
- 谄曲贪嗔堕地狱,公平正直即天堂。
人自恃聪明而巧计营谋,别人也会夸他聪明伶俐,虽然这样的假动作在人前有可能 成功,但最终却无法逃脱因果的制裁,老天自会从容定主张──谄曲贪嗔者将惨堕 地狱,公平正直者将超生天堂。
人们常说:“诸天尊和上师三宝有天眼,如果你做了昧良心或者违背因果的事,他 们会耻笑你的。”所以人的行为是无法隐藏的。况且善有善报、恶有恶报,如果以 谄曲心、贪心、嗔心造恶业,必定会堕入旁生、饿鬼、地狱感受痛苦;如果居心公 平正直,以无贪、无嗔之心行持善法,就可以前往天堂享受快乐。所以我们务必要 慎重取舍善恶因果。
《诸法集要经》云:“一切诸世间,善恶法为主。”因此,人的命运或者前途是快 乐还是痛苦,就取决于自己的行为是善是恶。这个道理说起来简单,要做到却不容 易。《好了歌》云:“世人都晓神仙好,只有金银忘不了。”很多人觉得成就佛菩 萨果位或者往生极乐世界很好,但在生活中一遇到贪嗔的对境就对治不了烦恼,然 后就开始造恶业,最终以此而感受痛苦。
这里讲到了甚深的因果之理,希望大家千万不要违越因果法则,否则必定会像吃毒 药一样感受恶趣的痛苦!
- 麝因香重身先死,蚕为丝多命早亡,
- 一剂养神平胃散,两盅和气二陈汤。
麝因为珍贵的麝香而身先死,蚕因为贵重的蚕丝而命早亡,同样,人如果不知足少 欲,贪求奢侈的生活,很快也会遭遇许多危害,所以我们应该服用养神平气的法药, 尽量过清心寡欲、平平淡淡的生活。
所谓“一剂养神平胃散”、“两盅和气二陈汤”,这是以调身的药来比喻调心的法: 平胃散是一种中药,此处比喻调心养神,二陈汤也是一种中药,此处比喻和气融乐。 也就是说,依靠平胃散和二陈汤这两种药,能让人们身体健康;同样,依靠调心养 神、和气融乐的法药,也能让人们内心快乐。《佛所行赞》云:“多求则为苦,少 欲则安隐,为安应少欲,况求真解脱?”意思是,人如果过多地希求,许多痛苦会 接踵而至,如果少欲则会过得很安逸,即便为了暂时的安乐也应该少欲,更何况说 希求真正解脱呢?因此,如果我们不知足少欲,不满足于清贫的生活,修行绝对不 能成功,根本得不到解脱!
- 生前枉费心千万,死后空留手一双,
- 悲欢离合朝朝闹,富贵穷通日日忙。
生前费尽心机苦苦营谋,死后只能两手空空前往后世,世间凡愚天天上演悲欢离合 的闹剧,日日为富贵穷通而忙碌不已。这些词很美,你们应该背下来,以后可以给 别人讲一讲。以前有歌星唱过《醒世歌》,以后你们开心时可以唱一唱,不开心时 也可以唱一唱。在汉传佛教大德的道歌里,有许多看破红尘、放下自在的殊胜窍诀, 在藏传佛教大德的道歌里,有许多利他菩提心尤其是大圆满觉性的殊胜窍诀,我们 应该用这些教言来对治自己的烦恼,经常处于法喜充满的状态。
有些人始终愁眉苦脸,不仅自己心里不舒服,跟别人接触时也经常小题大做,最后 把整个团体的气氛都搞坏了。这样没有必要。我们在世上活不了很久,终究避免不 了无常,跟道友或者其他人接触的时间是很短暂的,所以没有必要今天跟这个人斗, 明天跟那个人斗。如果自己的一生都成了永不停息的“战斗机”,那有什么意义呢? 当然,今天我比较开心,所以装成一个开心自在的修行人,也许明天我不开心,自 己也变成了“战斗机”。
这里说得很清楚:生前费尽心机、辛辛苦苦谋求财产、名声、地位,一直为这些身 外之物而奔波忙碌,但死时只能空手一双前往后世,连一根毛都带不走,甚至最贪 执的身体也带不走。在《杂阿含经》中,也有这样的教言:“世间金宝等,王贼水火 侵,死时悉舍离,无有随人者。”意思是,世间的金银财宝都是不可靠的,有些被 国王抢走,有些被盗贼偷走,有些以地水火风的灾害而灭尽,即使没有遇到这些违 缘,死的时候分文也带不走,唯有生前造的善恶业会跟随自己。既然人死的时候终 将一无所有,那现在天天上演悲欢离合的闹剧,为了富贵穷通而忙碌,这有什么意 义呢?如果整天为了感情、财产、人际关系而不开心、互相争斗,这样过一辈子确 实没有任何意义,所以我们应该将世间看得淡一点。
自古以来,真正看破的上师对世间都是无有耽执的,不管荣华富贵、亲朋好友还是繁 华的都市,他们对此一点耽执都没有,心中唯一希求的就是解脱,大家应该向他们 学习。以前我们学院附近有一位曲恰堪布,他是法王如意宝的道友,法王经常赞叹 曲恰堪布讲经说法的精神。自从曲恰堪布圆寂后,他的道场多年来一直没有恢复,最 近他的部分弟子想恢复上师的道场,继续进行闻思修行。其中有一位法师是我的同 学,前一段时间我们在一起聊天,他回忆说:“上师一生中每天都讲经说法,我记 得这么多年以来,除了夏天耍坝子时跳七八天格萨尔王的金刚舞,除此以外连一天 休息都没有,不管西历的星期天还是藏历的初十、十五都不例外,每天都要讲一堂 课。前一段时间我们商量后觉得,应该按照上师的传统每天讲经说法,但这样又出 了个问题:如果一个月连一天休息都没有,现在的人能不能忍受啊?他们不一定高 兴。可是原来我们根本不存在这个问题。”听了他的话,我当时就想:以前的上师 不是一年两年,而是这么长时间里每天不断地讲课,无论星期天还是节假日都不中 断,确实非常了不起!
可是现在城市里的人不是这样,菩提学会有些人每个星期上一两堂课都很困难,有 些人基本上来不成──今天亲戚结婚,明天亲戚的亲戚死了,后天我要出差,再过几 天感冒了……总是有一些理由。这些人表面上是正式学员,可是一个礼拜连 一两 天都空不出来学习,甚至半天都空不出来。这些人应该好好反省:人家是三百六十五 天不断听经闻法,一天都不需要休息,而我在世间打转那么长时间了,现在还拿不 出一点精进,这是不是太惭愧了?
罗状元在《醒世诗》中描述世间人说:“急急忙忙苦追求,寒寒暖暖度春秋,朝朝 暮暮营家计,昧昧昏昏白了头。”(世人急急忙忙苦求世间琐事,寒寒暖暖度过一 年四季,从早到晚经营家业,在昧昧昏昏中已经是白发苍苍。)“是是非非何日了? 烦烦恼恼几时休?明明白白一条路,万万千千不肯修。”(世间的是是非非、烦烦 恼恼何时方能止息?虽然所有人最终明明白白都是死路一条,可是芸芸众生就是不 肯修行解脱道。)
有时候看起来,世间人每天不停地忙着,这样忙到最后有什么用呢?如果没有修持 善法,为了这个虚幻不实的身体忙多少年也是白忙。再过二三十年,现在我们为之 忙碌的一切都会消失,一点也带不到后世,唯有造的善恶业会紧紧跟随自己。大家 一定要明白这一点!
- 休得争强来斗胜,百年浑是戏文场,
- 顷刻一声锣鼓歇,不知何处是家乡。
不要争强好胜,为一些小事争斗不息,人生百年不过一场戏而已,如果自己一直执 迷不悟,最后忽然一声锣鼓响,闹剧谢幕散场,那时不知将随业流转何方。 在人生这场戏中,每个人的角色不尽相同:有些人比较成功,从小到大没有经历过 什么痛苦,修行也比较不错;而有些人则不太成功,从小到大处处遇到痛苦。但不 论什么人,最后都将“顷刻一声锣鼓歇”,终将断气离开世间。每个人都是这样: “_”的一声,你的戏就演完了,从此以后你这位先生或者女士就不在了,你的心识 随着业力漂泊,也许前往人间,也许前往地狱,也许前往清净刹土。所以趁现在自 由自在时,每个人应该多行持对来世有意义的善法──最初发菩提心,中间以菩提 心摄持做利益众生的事,最后以菩提心回向善根,这一点非常重要。
人的生命确实很短暂,在座的很多人也许明年之前就会离开人间,那时自己的家乡 在何处呢?扪心自问时,有些没有行持善法,尤其造了恶业没有忏悔的人是很可怜 的。既然自己来到世间,遇到了大乘佛法,也明白了善恶因果之理,就再不能整天 散乱度日、忙碌于无有实义的世间法了。作为出家人,应该看破放下一切琐事,把 时间和精力全部放在修行上;作为在家人,虽然不得不生活,该做的经商、务农、 放牧都该去做,但也不能一直忙碌不息,一直对世间法特别耽执
如果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里,连一个月也拿不出来修行,那这样的人表面上是皈依佛 教的人,实际上肯定没有考虑过后世,和世间人就没什么差别了。世间人对前生后 世的存在与否没有真实的依据,而佛教通过可靠的依据进行抉择,证成了每个众生 都有前生后世,众生乃至从轮回解脱前都将随善恶业不断流转。既然每个人都有后 世,那大家想一想:人生最多一百年,即使有人活得特别不错,最多也是一百二十 岁、一百二十五岁、一百三十岁,而未来的前途是多少万年?这么漫长的快乐和痛 苦都取决于现在,如果这方面一点都不考虑,那自己是不是比较愚痴?希望各位了 知善恶取舍之理,从世间的迷梦中清醒过来。
以上讲完了《醒世歌》,憨山大师确实是非常了不起的大德,他通过这首《醒世歌》 提醒我们:早日醒来吧,不要再做世间的美梦了,这样没有任何意义!学习这首道 歌后,大家要生起无伪的出离心,对世间不要有任何耽执。当然,光有出离心还不 够,如果没有菩提心,善根不能成为成佛的因,如果没有空性见,善根不能直接成 为解脱的因,所以还要生起菩提心和空性见。现在汉地藏地有些人虽然表面上行持 善法,实际上他们行持的善法根本不能成为解脱之因。有些人不要认为:我天天供 灯、念经,一定能解脱。要看看你的心态:我这样做是为了断除轮回,还是为了今 生的目的?在这方面一定要好好辨别
回向偈:所南德义檀嘉热巴涅 此福已得一切智 托内尼波札南潘协将 摧伏一切过患敌 杰嘎纳齐瓦隆彻巴耶 生老病死犹波涛 哲波措利卓瓦卓瓦效 愿度苦海诸有情
憨山大师醒世歌
- 红尘白浪两茫茫 忍辱柔和是妙方
- 到处随缘延岁月 终身安分度时光
- 休将自己心田昧 莫把他人过失扬
- 谨慎应酬无懊恼 耐烦作事好商量
- 从来硬弩弦先断 每见钢刀口易伤
- 惹祸只因闲口舌 招愆多为狠心肠
- 是非不必争人我 彼此何须论短长
- 世事由来多缺陷 幻躯焉得免无常
- 吃些亏处原无碍 退让三分也不妨
- 春日才看杨柳绿 秋风又见菊花黄
- 荣华终是三更梦 富贵还同九月霜
- 老病死生谁替得 酸甜苦辣自承当
- 人从巧计夸伶俐 天自从容定主张
- 谗曲贪嗔堕地狱 公平正直即天堂
- 麝因香重身先死 蚕为丝多命早亡
- 一剂养神平胃散 两种和气二陈汤
- 生前枉费心千万 死后空留手一双
- 悲欢离合朝朝闹 寿夭穷通日日忙
- 休得争强来斗胜 百年浑是戏文场
- 顷刻一声锣鼓歇 不知何处是家乡